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關於教育─美的教育(2012)

    這不知道是我第幾次因為閱讀有關北歐教育的書籍,所抒發的感觸。或許是我自己在這個現行教育體制之下,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者吧!所以算是一篇自憐自艾的文章,寫給我自己看,也希望有朝一日,如果我們有機會教育下一代,北歐人性化為主的教育,可以提供為我們一個選項。


    此書名為:美力芬蘭,作者陳之華女士,而她的各項作品,如沒有資優班、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等,都已經拜讀多次,如今這些書籍都明顯擺在我的書櫃的前方。
    由於過去我已經寫過很多關於芬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色,所以今次,就是分享本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值得令人再三思考的句子和理念,讓我們檢視或是看一看你我所處的環境,和正在改革當中的教育體制。
    
    美是種力量,一個直接與間接都影響文明的力量。它存在於一個文化的精華之處,也存在於一個國家、地域的人民生活之中。美的力量,是文化、藝術、音樂、建築和設計等各方面的成就。至於如何掌握美力?如何培養美力?她一切的基礎來至於美感的養成。


    「美感」是什麼?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和體悟。也因為來自於自我對環境的了解和認識,透過觀賞、聆聽、接觸,更進一步感受和體驗。也是一種審美的感觸,猶如段義孚先生對於審美經驗的界定:「審美經驗大抵上是感官的愉悅,藉由心靈有變化地加以知悉」透過本體對於環境相知而體會,產生了知覺作用,而情感的移入,而喚起了情感的共鳴。我想「美感」,就是喚起大家對於美的情感共鳴。
    
    美感,這兩個字說起容易,但培養起來卻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一蹴可幾的。教育是這一切的源頭和開始。北歐的教育重視在基礎教育的階段,給予每個孩子公平且均等的機會,去認識所有的學習可能,無論是音樂還是繪畫。這些所謂的才藝,是北歐國家願意提供經費和資源,給他們的孩子們一個基礎學習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培養了北歐國民們一個基本的美感。而當才藝不再是為了「比較」而訓練,當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而熬夜。而這一切的一切,源自於因為自己喜歡,而勤勉自己而學習,因為讓自己快樂,而「自主性」的去進步、去成長,這樣的學習動能的成果,是難以乘數的大。


    也因此所謂的「考試的比較」,不是完全消失殆盡,而是在孩子們從小的過程中,盡量的不去製造出分歧,學得快的孩子稍微等一下學習慢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不應為了比賽的成果去造成孩子們無謂的挫敗感,既不激化家長的得失,也不造成孩子的負擔。也許偶爾參加一些比賽,但是那也是為了教育孩子面對挫折,這並不是失敗。賽前、事後都要與孩子做好「心理建設」,不要促使競爭性的比賽,凌駕了正常學習的道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長之處,或許在這一部分的不佳,並不代表另一個部分也會如此。好比數學來說,我們都知道數學包羅萬象,並不是只有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而已,例如還包括了,圖形的面積,以及一些抽象、邏輯概念,抑或是排列組合等‧‧‧,所以並不是一個數學的哪一部分不好,就否定了孩子所有其它的可能。


    相信孩子,各有各的所長,而不是計較著哪一個科目他不行,就為他的未來打上了紅字。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教養思維。因為孩子並不應該有一個既定的固定方向,而是應該試著尋找所謂屬於他自己的方向。儘管,過程中會有艱苦和徬徨,但是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更能體會到追求夢想的真。


    提到了許多的敘述卻並不能一語道破所有有關於芬蘭抑或是北歐這些國家對於教育的理念。因此大概整理了一些重點,想要給正在努力發展文創產業的台灣一些建議。台灣,正處於一個時代變革的時刻,過去依靠電子產業走出一片天,但是近年來兩兆傷心產業,光光是DRAM就可能賠到了4000多億。更別提正在爭取聯貸的奇美和整體風雨飄搖的面板產業。這些產業是我們曾經的驕傲,今天的失望。
    
    當今年2012年文化部正式成立之後,我們必須認真看待,「文化」這項資產,但文化這樣的無形的力量,並不是說有就有的。是必須透過教育扎根,慢慢培養的。過去台灣的中學教育,莫不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考試成了生活的必須,成績成了評量一個孩子的未來的標準。直接抹煞了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其他藝文和音樂以及藝術、舞蹈的可能,甚至連體育課、家政課,都拿來上數學或是挪來考試之用。哪怕什麼第八節,還是什麼音樂課,都是學校用來掩人耳目之用,就好似一個人穿著旗袍卻說著英文那般表裡不一。那麼這些課開著有什麼意義?
    
    再來看看我們偏頗之下的教育成就究竟是如何。對於數理堅持的台灣,很自豪能夠在奧林匹亞的比賽當中拿到多項金牌,這是無庸置疑的成就,這是一個國家科研的基礎實力。只是,為何在高中能夠屢獲大獎的台灣,在高等教育的大學的科研成就卻沒有辦法與先進國家一爭高下呢?(就世界論文引用和科學發現等而觀)最主要,人才流失是一個問題,但培養人才本身問題就大到難以想像的大。華人社會揠苗助長的故事不是新鮮事了,有些對於數理有較為優秀能力的孩子,的確能夠有出頭天的機會,但那些學習力比較慢一點,數學理解力差一點的孩子,卻往往喪失了信心,也少了再度學習的機會。那些數理學習力較為優秀的孩子,成功的取得較好的機會,但相較於北歐的同齡孩子,卻也因為華人社會的評比環境,而學習範圍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越進度。或許,也許當中的孩子有些是能夠接受這樣的學習方式,但是穩紮穩打的學習,不是才是真正的學習方式嗎?
    
    芬蘭的美力,是一個環境所培養而成的軟實力。這樣的國家文化力量,是因為人們都擁有一定程度的美感,而美感則是透過美育所培養出來的。台灣,要擁有文創的實力,必須再向前邁進一步,先從教育體制做起。北歐國家們,將音樂生活化,讓市井小民都能感受音樂的美,文化、藝術、建築、設計都長期生活在人們之中。創意要從何而來?一個能夠培養出美力的社會,那創意是源源不絕而來。


    教育的根本,應該不只是教授知識和技能,也應該引領我們人對於所處的環境、自然作連結,這是人文主義的開端,也因為人開始思考何以為「人」,才能夠進一步的將知識累積,發展科學。而美育,不單單只是一個傳達「美」的概念,而是啟迪孩子們對於周遭的人事物生起興趣,創造連結,再賦予情感。讓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欣賞各式各樣的作品,也能擁有遇見藝術之美的感受和心靈,人文和藝術,以及數理、科學應當放在一個真正的齊平式高度。感受世界,與理解世界同樣是何等重要的。

    美,是一種力量,她源於我們對環境的感受和認識。而這樣的力量,是無形而有力的實力。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接下來是摘錄的一些我覺得很動人的句子。
    1.美感教育的基礎:「多聽、多看、多欣賞、多接觸、多感受、多實驗」為主要概念,實際「動手多做」,在看多了、聽多了、做多了、接觸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對於藝術、音樂與人文素養產生感覺。
    
    2.良性的「競爭」,而非惡性的較勁、拼搏、比對,是這個音樂與藝文養成環境裡,非常顯著卻也十分優質的養分,甚至已然形成了另一種長期的優勢。


    3.我一直認為,可以被一段文字感動、被一本書吸引、因一曲樂章著迷、掉進一幅畫與視覺藝術世界裡的人,應該是幸福的。
      音樂、人文與藝術的養分,對於任何一個人日後的人生開展,應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他們如影隨形的深深影響著每個人的生命厚度,以及社會的人文底蘊。我清楚知道,許多亞洲父母不愛、不喜歡孩子們接受藝文,是因為深怕開啟了孩子這方面的潛能,會讓孩子掉入一個感性的藝文世界,喪失了在父母眼中比較「有用」數理科的研讀興趣。他們更深怕孩子未來選擇了這類毫不被看好的美力領域的專業,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開發、不去接觸、不去啟迪,那就不會產生父母的後患之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