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簡短的分享一部作品「空影之書」


      首一開始讀起這本書,就可以感受到作者麥可‧葛魯柏的成熟寫作技巧和已經成形的寫作風格。姑且不論這樣相似的類型小說是否充斥市場之中,但可以就作者的鋪陳和安排方式,和耐人尋味的筆觸,令讀者慢慢的陷進去,希望與主角們找到「寶藏」。
      其實早在2011年這本書就已經在台灣問世,當時看到這樣的一本書,就相當的勾起我的閱讀慾望,只是陰錯陽差之下,到了最近才完整的閱讀完成。
      作者採用兩位主角分線故事,透過雙視野的角度,再加上書信體,是一個相當好的安排。早在過去幾年,搭配書信體的這樣的模式,是很常見到的一種呈現模式。當然,本書作者使用上可謂是相當成熟且靈活,他更加上了兩個故事線的方式,增加了故事本身的豐富性。
      而這本書其實簡單說就是典型的尋寶和解謎小說,也即是歷史推理懸疑類型小說。每當尋寶過程之中,也一定有反派份子不惜透過綁架、勒索、強搶,企圖奪取主角們所掌握的線索,甚至是等到最後再一舉奪得成果。但並不是說這樣的作品已經乏味了,反之,只要寫得好看,文筆流暢,就是一部佳作。而作者本身就是此種類型小說的佼佼者,15年的寫作生涯,早已經把文筆練的是千錘百鍊。
      究竟主角們尋找什麼呢?這就是這部作品最好誘人的地方,那就是尋找至今都沒有留下關於此人太多的隻字片語,但他卻是名聞遐邇對本人又了解不多的西方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其最後遺留下來的作品手稿。這樣的安排,怎不誘人?莎翁在過去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究竟是怎樣的天才,才能創作出這麼多的劇作,和著名的十四行詩。但有關莎士比亞私人生活的記錄流傳下來很少,關於他的性傾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謎。更有一說,莎士比亞是他人或是其多樣的作品乃是眾位作家託其名而作。但無論如何,加入莎士比亞這一味,卻為引人入勝的題材。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刻畫人物的形象極為成功,主角傑克是成功的智產權律師,但卻是一位不成功的父親,不盡責的丈夫。就算他自己有自知之明,卻不曾停下來追求新對象。但這與他的原生家庭的不美滿,才導致其不懂得如何當一個好爸爸。另一位主角奎塞提,就是一位簡單生活的代表,有個美滿的家庭生活,雖然只是一位書店的小員工。雙方做了一個很好的互相襯托,但其實也不必過多的贅述,也惟有拜讀此作,才能有所感。

內容簡介:
一位名叫傑克.米虛金的智慧財產權律師,有次受一個英國文學教授布魯斯卓的委託,為布魯斯卓保管一份文稿。沒想到,幾天後警察上門告訴傑克,文學教授布魯斯卓已經被謀殺了。
  本於對當事人的保密義務,傑克並沒有把文稿交給警方。但又過了幾天傑克開始遭到黑幫的攻擊,似乎有人想從他手上取走這份文稿。
  這是一個懸疑、緊張又動作十足的趣味小說,在古書店員、圖書館員、前波蘭秘密警察解碼員等多人的聯手下,正邪兩道開始競逐,想要解開這份文件的秘密。因為,文件的內容,可以引導前往一筆空前的財富:一份完整的莎士比亞親筆劇作手稿……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老男孩:宛如一生的縮影

Men from the Boys 


老男孩




    這是這一個時代所擁有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彷彿離我們很遠很遠,但實際上又近的讓你我無法想像。本書裡可以看到的是身為父親的掙扎、身為兒子的困惑、身為老父的頑固和企盼。男孩成長到男人,有時候只有一線之隔,但其實每個男人的身體裡,都藏著一個男孩。他或許不成熟,他一樣容易受傷害、一樣容易衝動、一樣會為了愛奮不顧身、一樣會擔憂、一樣會害怕。但包住男孩的身體是男人,他總會莊嚴自己、武裝自己,就為了讓人知道他無所畏懼;他總會一肩挑起,就算他有時難以扛住,但仍然不願放下名為尊嚴的重擔。
    成長是過程也是洗禮,成長讓從父母關懷中的雛子,慢慢的長大,在青春期時對社會充滿好奇,開始有了抗拒與煩惱,而後進入了社會,開始了工作,再邁入另一個循環,成為父母,生兒育女,年華老去,有了孫子,再看著一段又一段的循環。
    但每一個循環裡的本質是「家」與愛,就猶如這本書裡面正面臨著人生轉變期的哈利,中年是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既要面對現實,也要面對曾經擁有的青春,和將來要面對的老去。這是男孩、男人、老人共同交織的生命故事,就宛如一生的縮影一般,歷歷在目的呈現給讀者。


引下引文來自men’s uno》雜誌創辦人暨集團出版人 林浩正
  哈利是兒子的父親,也是爸爸的兒子,他要面臨的中年危機除了與前妻生的兒子外,還包括了:妻子與前夫的女兒、想帶走兒子的前妻、不能理解長大要分離的小女兒、重症的妻子前夫、闖入生活的亡父戰友,以及中年失業的苦惱。
  青春期的子女往往是中年人惡夢的開始,哈利也逃不過,因為我們總是停留在他們小時候可愛的模樣,而忘了他們有一天也是要轉型成為大人。正值青春期的老大派特是哈利的煩惱的開端,他開始每個青少男的過程,打架、抽菸、初戀、性初體驗,哈利從單純的擔憂到從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雖然表面上看來他脾氣暴躁,情緒大起大落,抽萬寶路淡菸又躲在小木屋裡偷吸墨西哥大麻,還有長大改變的種種,但是他還是那個英俊的孩子,正要準備成為一個好男人。」他看到了自己,因為每個男人其實都曾經是個男孩。
  兒子翅膀硬了想搬出去,剛好踏入四十歲的哈利意識到自己開始衰老了,「老了總是難免如此,這種孤單的感覺比起半夜的電話還來得頻繁,那是一種當你所愛的人都離你而去時,才會感受到的孤單。」字裡行間把心有餘力不足的中年孤寂描述得淋漓盡致。







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這個屬於我們的失落時代

    閱讀陳文茜最新的作品2012《只剩下一個角落的繁華》



        我們是否屬於這失落的一代?或許答案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歷史上的每一個時代不會為了誰而有所改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每一個不同的時代,卻總是有一些人能夠間接或直接的改變了時代。也許我們在30~40年以後的日子,當提到一個在21世紀初期席捲全世界的電子產品代表時,首先就會想到有那麼一位憑藉著舉世的創意和先進的洞見,以及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把世界給拜倒在他的簡單美學之下的Steve Jobs。個人電腦的誕生,再到皮克斯動畫。2000年後藉由iPod隨身音樂重登3C消費電子的寵兒,僅僅過了幾年後,第一台將分散於手機市場上的各個功能加以整合,功能強大的智慧型手機iPhone正式問世。而後,發展了被人諷刺為放大版的平板電腦iPad,卻硬生生打破眾人對於平板電腦的框架,對著iPad豎起拇指。
        除了Jobs的蘋果,我們也許還會想起他和無數在這個時代發光發熱的人們,有傲視群雄的微軟、有搜尋引擎的Google、有超過5億人使用者的臉書,還有千千萬萬無數成功的人,他們以他們努力、天分、毅力,開創了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但這些屬於他們的風起雲湧,我們或許是沒有機會參與,等待著你我的是一個黯淡的時代,而屬於和隸屬的這個時代,只會因為你我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改變。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一個時代不可抹滅的人物─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她的故事是無數人共同經歷的回憶,但是這樣的不平凡的故事,如今已經成為了傳奇。一個這個時代和上個時代,活生生的傳奇人物─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
    如今,她雖然已是遲暮的老人,但那不凡的氣度和光芒,卻並未隨著時間快速流逝,而是常擁在歷史的刻度之上,我們不會忘記她那面對局勢,強悍有力的手腕,和絕不輕易妥協的毅力。








    20世紀,英國史上任期最久也是唯一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傳奇中的傳奇,她的故事搬上了大螢幕!
超級領袖當然得由超級巨星擔綱主演 -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扛下了這個重任,且風靡了全球影展,影后得不完!
    【鐵娘子:堅固柔情】故事描述了柴契爾從雜貨店女孩變成一國首相,崛起的過程,以及失勢後的認命,不僅告訴觀眾鐵娘子如何在政治上一路堅硬如鋼,私下對於家庭她又是如何充­滿柔情。 很多人愛柴契爾,也很多人討厭柴契爾,但是女主角梅莉史翠普,卻是觀眾永遠最愛。她模仿柴契爾特殊的說話腔調,英式口音,維妙維肖,連飾演她老公丹尼斯柴契爾的吉姆布洛班­特都說:柴契爾配梅莉史翠普,絕配!本特輯中,將拍攝過程的趣事,及最新精華片段都一次公開!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除了美國 最愛台灣

    今天在新聞上看到此新聞,在網路上有各種版本的標題,我個人最喜歡這個下標,因為它呈現了一個相對的真實。其他標題都有點偏了一些,如「世界是平的」作者 最愛活力台灣世界是平的作者:我愛台灣等等。
    但是這些新聞的內容大致都確實的呈述了佛里曼所說的內容。個人對於佛里曼的大作,最近都有拜讀且也深受其所談論的各個層面的事,都有所感觸。不過,話說回來,還是來看看這篇報導。
     會想要分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他在訪問中提到:「他說,台灣人民有天分、熱忱與智慧,他總是告訴他的台灣朋友,台灣人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台灣沒有石油、沒有鐵礦、沒有鑽石、沒有黃金,只有少量的煤與天然氣,但台灣人總是發展、磨練自己的技術,這種文化成為台灣人最大的資產,也是目前最真實的可更新資源。」
     我想身為台灣的人們,我們值得深思和不斷的思索,要如何讓這種文化持續下去,而不是因為政治紛擾而讓這樣累積的文化資產就這麼的內耗,將台灣的砲口一致對外才是。



以「世界是平的」一書享譽國際的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十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除了自己的國家美國之外,他最喜歡的國家就是台灣,因為台灣人在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發展出一套砥礪自我的習慣和文化,造就了世界上最珍貴且日新又新的資源。
天然資源有限 熱情、天賦無限
常常有人問:「除了美國,你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我總是給相同的答案:「台灣」。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台灣位在颱風頻仍海域,土地貧瘠,沒有自然資源,甚至必須從中國大陸進口砂石做建材,卻擁有全球第四高的外匯存底;因為台灣不去挖掘地底下的一切,而是汲取兩千三百萬人的天賦、熱情與智能。
我總告訴我的台灣友人:「你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你們沒有石油、鐵砂、森林、鑽石、黃金,只有少許煤和天然氣,但由於你們發展出一套砥礪自我的習慣和文化,結果造就了如今世界上最珍貴且日新又新的資源。」
這番想法,原本僅是我簡單的直覺,但現在有了證據。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一個團隊完成一項小型研究,勾勒兩個數值間的關聯性,其一是六十五個國家的十五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上的理解能力(「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簡稱PISA),其二是各國自然資源上總收益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負責PISA測驗的史萊克說:「各國從自然資源賺的錢,與其高中生的知識技能明顯呈反比。」
石油不能傳家 詩書卻能繼世
史萊克引述聖經故事說:「摩西帶著希伯來人飄零沙漠四十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唯一未產油的國家定居,如今看來,這種作法可能是對的,以色列已是中東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其生活水準也令中東許多產油國望塵莫及。」
因此,石油不傳家,詩書能繼世。史萊克說,新加坡、芬蘭、南韓、香港和日本幾無自然資源,但其學生卻在PISA中取得高分;卡達和哈薩克斯坦擁有最高的石油收入,但是學生PISA分數最低。
史萊克說:「今日在校的學習成果,是各國未來富強的重要指標。」PISA研究團隊透露的是:上了自然資源癮的國家似乎會培養出一群家長和年輕人,他們失去某些做功課和磨練技能的本能、習慣和動機。在幾無自然資源的國家,每個家長和學生都知道,知識與技能決定了生存機會。
知識加上技能 本世紀的貨幣
這也就是為何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外國公司,多半來自以色列、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印度、南韓及新加坡的原因,這些國家皆不靠自然資源維生。
但這項研究也對工業化國家傳達了一項重要訊息:在當前經濟困頓之時,不要為了提高當下的生活水準,而造成未來更大的財務負擔。史萊克說:「永續的唯一途徑是讓更多人擁有知識和技能,可與人競爭、協作及連結。」
簡言之,史萊克說:「知識與技能已成為廿一世紀的全球貨幣,但沒有任何中央銀行在印製這種貨幣,人人必須自己決定要印多少。」石油、天然氣和鑽石的確能買來許多職缺,但長期下來,自然資源只會削弱社會,除非這個國家具備興學的風氣及終身學習的文化。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告別「日本第一」傳奇 大國墜落

本文轉載:YAHOO新聞


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梁旅珠,過去十幾年來因為喜愛日本,經常拎著行囊到日本觀光旅行,每年幾乎1/4的時間在日本度過。最後甚至在東京購屋置產,有了一個定居住所。並有二本著作《我和我的那些日本朋友們》、《日本夢幻名宿:溫泉、美食、建築的美好旅行》,描述在日本的見聞與感想。
大學畢業後梁旅珠曾主持台灣第一個國際旅遊電視節目「世界真奇妙」(後改名為「繞著地球跑」),後來成為台北市忠孝東路上知名百貨公司明曜百貨創辦人媳婦。而明曜百貨正是日本平價服飾優衣庫(UNIQLO)在台灣的旗艦店。因此她與優衣庫社長柳井正有多次深談機會,了解日本企業領導人對日本未來的憂心忡忡。
在《遠見》雜誌策劃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際,特邀梁旅珠撰寫她的日本印象,許多獨家的個人長期觀察,讓人對日本的現況有更深了解。
 2011年秋天的京都,意外的不像往年那般擁擠雜沓,有些觀光點甚至像淡季一樣冷清。走在年年排名第一的「紅葉名所」東福寺,難得看到通天橋上依舊擠滿了賞楓人潮,但耳邊只有遊客互喚拍照和保全指揮路線的聲音,卻聽不到過往楓葉季不絕於耳的讚嘆聲:「綺麗?~~紅葉!」
 少了日本女人那誇張上揚的軟調詠歎歌頌讚美,去年京都的楓葉季就這麼黯然落幕了。11月底,向來是京都紅葉的高峰期;每年秋冬之際為期兩週的觀光大拜拜,讓和台北差不多大小的京都湧進驚人的觀光潮。但暖秋冷鋒遲遲不來,讓該帶進人潮加錢潮的楓葉無法轉紅,竟逕自在枝頭上焦枯了。
 該冷不冷的殘秋熱烘烘,但日本近20年最強冷鋒卻在今年1月底2月初報到(最低溫零下42度),帶來六年以來最大雪量。全國各地因豪雪發生多起交通事故,連名古屋也下大雪,數百台汽車就在路上拋錨,造成交通大打結。
 日本全境除了沖繩之外幾乎都在下雪,不少人在剷雪時摔死或被屋頂掉落的積雪擊斃;秋田的玉川溫泉有三人在山中祕湯旅館的岩盤浴帳棚內,被山坡滑落的積雪活活壓死。
 日本的社會和經濟現況,就像這一波寒流一樣冷颼颼。持續低迷20年的景氣眼看又將會有第三個十年,而日本也被迫面對中國正式超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事實。
 30年前在東京一碗拉麵要價650日圓,但就在這一兩年,低價連鎖餐廳已經相繼為荷包日薄的上班族,推出了一份290日圓的牛丼或拉麵。更慘的是,去年3月的東北震災和海嘯帶來了前所未有、更不知從何解決的核災,徹底震碎了日本人民對國家的信任和民族自信心。
 2011年3月的東北地震後,我曾於6月到東京一趟。使館區和洋人最愛的六本木到麻布十番一帶,以往夜間和週末時滿滿都是洋面孔和外國口音,當時卻全部消失了。一家熟識的TEMPURA店老闆告訴我,地震後有兩個月時間幾乎沒什麼客人,有一天甚至來客數掛零,是他開店幾十年來第一次碰到的情況。而我,則是他三個月來第一次進店的外國客人。
 儘管一年後的現在,原本在日工作居住的外國人逐漸回籠,觀光客人數也緩步回升。但日本各地動輒5級以上的地震不斷,連研究機構都頻頻預言關東大地震即將來臨,使得觀光業依舊慘澹。連年不況加上地震核災打擊,即使不是災區的鄉下觀光景點狀況也很糟,商店街凋零頹敗,不少地方政府都快破產了。
日本第一傳奇落幕:產業虧損,政府無能
 坐在京都的計程車上,原本不多話的司機聽說我來自台灣,臉上瞬時添了笑意,語氣中多了點親切和放鬆的感覺:「喔,原來台灣和中國都說『中國語』。」問他311震災後,生活和生意有受影響嗎?不料他卻沒頭沒腦的回我一句感慨:「再這樣下去,日本人就快變成中國人的奴僕了!」
 日本的計程車司機是站在國家窗口看著外界的一群人。日本人普遍因外語能力不足而怯於接觸外國人,但計程車司機則由於業務需求,即使言語不通,也常被迫載著外國人趴趴走。
 尤其在京都這樣的觀光大城,司機每天接觸到的國際觀光客很多,眼界和感受自是與一般從不接觸外來資訊的市井小民不同。他們的年齡層約從40到70歲,正是一生眼睜睜見證國家經濟和運勢從峰頂跌落谷底的一群人;曾經,他們和全世界的人一樣,相信過「日本第一」,以為從此日本將引領世界潮流。
 80年代末期,我在美東念研究所時,正是日本站在泡沫頂端,傲視全球不可一世的時代。1988年到1989年,整個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員都得學會拿筷子,把一片片生魚和著醬油和嗆鼻的芥末吞下肚。 那個時候的日本人,天價搶標梵谷名畫,甚至買下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紐約第五大道的名店從早到晚擠滿了日本觀光客,每一家名店都必須「配備」通曉日語的店員。
 當時,夜裡在東京的銀座或六本木街頭喝完酒要回家,必須把好幾張日圓萬元大鈔拿在手上揮舞,才搶得到計程車。現在呢?週末深夜,排班等著要接酒客的計程車多到從中央通八丁目排到四丁目交叉口,還轉彎一路延伸到築地。
全球不景氣加上日圓升值 重創產業
 日本的產業有多慘?2月4日出刊的週刊《??????》,就以「再見!傳說的SONY」為封面做了專題報導。消費電子大廠Panasonic狀況也不佳,去年虧損遠高過預期,並預測至今年3月止,全年度虧損可能超過100億美元,將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
 不用學者專家分析,即使不懂經濟的一般民眾,看知名電器賣場BIC CAMERA有樂町店就知道——以往多年來賣場一樓一半以上面積擺的都是電視機,最近一樓原本陳列電視螢幕的地方,已經全部換成了iPhone、iPad和蘋果相關產品。
 全球需求減縮和強勢日圓重創日本產業,但日本的中央銀行卻沒有什麼作為。日本央行明明可以大量印鈔讓日幣貶值卻不做,讓中小企業經營艱困;現在又打算追加預算8兆紓困中小企業,繼續增加政府赤字。
 對一個年度預算六成要靠借貸的國家來說,真讓人想不通日本政府的心態。 問日本的上班族朋友,他覺得是日本政府抱美國大腿,不敢讓日圓對美金貶值。不過也有人認為,可能是由於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會因為日幣貶值使得財產大幅縮水,所以不願處置。
 整個國家運作墨守成規,更不敢大刀闊斧除弊、拿既得利益者開刀,因而只能和稀泥成一團。既得利益者有誰?就是現今日本握有多數財產的中高齡者,當然包括了領導國家方向的官員政客和專家。
 最近的人口研究報告顯示,日本目前有1億2000萬人,但50年後將只剩下8000多萬,而且會變成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的人占40%以上。不過多數人想不到未來,因為現在的日本中青年世代日子已經很難熬。
 根據估算,現在55歲以下的人,繳付的年金都將超過將來他們能領到手的金額,但儘管如此,多數守法的日本上班族還是乖乖繼續繳。2008經濟危機房產泡沫後,美國許多家庭發現續繳房貸不划算,就兩手一攤把爛帳丟給銀行,日本人卻多半還是認分繳完,等於是付完高額貸款,手中房子的市價卻已經打了好幾折。
 日本還有一項更奇怪的「經濟奇蹟」,那就是經濟明明已經慘趴了,失業率卻只有4趴多,跟各國數字相比顯得奇低。日本企業裡有四成是派遣員工,加上打工一族,看似大家有飯吃,實際上很多低薪冗員,有不少人的生活接近赤貧。
社會「格差」化嚴重,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問題是,電視上雖常有節目教導大家如何過極度節約的生活,米其林的星星餐廳卻天天爆滿。過去十幾年,我每年加起來約有1∕4的時間在日本,眼看著社會的「格差」化日益嚴重,不禁感慨,日本的年輕一代,前途和未來不知道在哪裡?
 十幾年來,也因為這樣的經濟局勢,造就了日本第一名平價服飾UNIQLO(優衣庫)。自從明曜百貨和UNIQLO敲定設立旗艦店後,我和社長柳井正先生有了幾次見面的機會。2011年6月,我在UNIQLO總公司辦公室,第二次和他會面,趁機請教了他對於日本經濟和社會現況的看法。
 當時柳井社長除了直言政客無能是一大禍源,日本年輕人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的現況,更令他憂心。由於優衣庫正在大舉進軍海外,柳井先生因而有許多機會接觸到來自全球各地剛投入職場的一代。「台灣的年輕人很有活力,也勇於向外發展和挑戰,」他感慨說道:「台灣有很多優秀人才,就像中國、韓國、新加坡一樣;日本的年輕人在工作事業上只求安定、完全沒有冒險精神,他們需要開拓視野,才有辦法跟上世界的腳步。」
 去年9月23日優衣庫台北明曜旗艦店開幕當天,我把天下文化出版的新書《放膽去闖》拿給柳井正先生簽名,這是他與大前研一先生合寫給日本年輕人的書。簽名之前,他很慎重的在扉頁寫下「????出?」(走出日本),這是日文的書名,也正是他在書中對日本年輕一代的深深期許。
首相如餐廳定食 每月更換
 讀完全書,對柳井社長的序言標題「不能再沉默」感觸很深。日本真的是一個全民沉默且忍耐力十足的國家,不論是地震、事故或停電等任何因素造成地鐵停擺,新聞鏡頭上,只會看到所有無法搭上車的民眾安靜的群集在地鐵票閘口等待,一等數小時,不見爭先恐後,沒有抱怨謾罵。
 即使像311震災海嘯如此嚴重的天災過後,日本災民的自制守序也讓全世界大開眼界──沒有爭奪物資,沒有趁火打劫,沒有呼天搶地,也沒有怨東怪西,最多只看到哽咽與拭淚。
 但這樣高素質的人民,卻因聽話合作,姑息出一群無能政客與不負責任的企業家。有日本人用「月替定食」(每月替換的特餐)來形容近年頻頻更換的首相,許多人連新上任的首相野田佳彥叫什麼名字也懶得記,只用他曾經拿來自比的「泥鰍」稱呼他。
 日本社會的世襲傳統傳子不傳賢,讓當今政界充斥學歷漂亮的公子哥兒,有著體面的家族從政史背景,卻看不到「政治家」的能力、魄力與熱情,最在行的似乎只有料亭密會和上銀座酒家。
 而日本龐大企業體制背後,檯面上的企業領導者,像柳井正先生這樣的「資產家」,是真正大股東的並不多。除了股份早被稀釋的創業家族,就是大銀行交叉持股下的專業經理人,在股東分散無實際約束力的現實下,對經營者來說,官商勾結以自保和照顧員工(包括自己在內)的福利,往往比獲利還重要。因此日本的大商社,普遍沒有歐美企業的競爭進取活力,反而常有著類似共產主義的經營心態與模式。
看似國際化,實則封閉、僵化、無效率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著日本官僚和東電高層面對核災的應對無能,看著大王製紙和OLYMPUS這類大企業經營者的胡作非為,一定感到不解——日本民眾的聲音在哪裡?媒體究竟有沒有正義與批判的能力?日本到底有沒有心懷社會責任感的領袖人物?
 生活苦哈哈的人民期待改革,這一點,從去年底大阪巿長選舉可看出端倪。年輕的改革派前大阪府知事橋下徹,在執政和在野三黨聯手全面夾殺下,仍高票擊退尋求連任的前市長平松邦夫。
 律師出身、言談犀利大膽的橋下不僅受年輕一代支持,也擁有不少中老年巿井小民和婆婆媽媽粉絲。最近有白天的談話節目在大阪街頭訪問40歲以上的人:「有困擾時最希望能向哪一位名人請教?」橋下名列第三,位於兩位知名藝人之後,是少數受到民眾信任喜愛的政治人物。如今的大阪府知事是橋下的心腹,關西政經中心大阪已成為橋下幫的天下。除了繼續進行他整合大阪府與大阪市為「大阪都」的計畫,表現積極的橋下正在推動總理民選,意圖打破日本官僚體系的積習和沈?,而他本身也是最有實力問鼎中央的明日之星。
忍無可忍 年輕人該走出日本
 橋下領導的「大阪維新會」將於今年3月舉辦「維新政治塾」,以「改變大阪,日本就會改變」為號召,仿?本龍馬提出橋下版的「船中八策」,著手包括資產課稅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為整頓政府財政,更毫不留情的打算裁掉連續考績不佳的教員。此舉雖引起教育界反彈,卻受到多數民眾歡迎。他表示,日本島國領土狹小資源有限,唯有透過良好的「教育」,培養日本年輕一代的視野與競爭力,日本的未來才有希望。
 因為「忍無可忍」,政壇終於出現了改革派新星;更因為「不得不說」,民間總算有像柳井社長和大前先生這樣的人發聲了。問題是,儘管他們一再呼籲:「日本已成三流國家,你們不能死守這裡,必須出去外面看看!」但當下的年輕族群,真正接收到這個訊息的人,比例上似乎很少。 雖然電視節目有很多深入淺出的解說,告訴年輕人他們未來一輩子要面對的,不光是必須供養快速老化的龐大人口,還有滾雪球般的天文財政赤字,但多數人並沒有危機意識。 雖然嘴裡說著現在的政治人物無法信任,一般民眾還是覺得這些「國家大事」離自己的生活太遠,不關心也不想了解,天真的認為國家政府終究會負責解決。
 他們無法想像,存在銀行裡帳面上的100萬,其實早被政府借去花掉了70萬;他們也無法相信,每個月乖乖在繳的年金,這一輩退休者只是延遲領取年紀,將來可能根本拿不到。日本人多半是上班族,認為匯率是財務相關人員或社長級以上的人才需要關心的事,因而當日幣飆高,年輕人第一個反應只有衝出國去度假,或是跑到便宜國家瞎拚。
社會封閉 外人融入難上加難
 一位在日本工作20年的朋友說,當年負笈東瀛留學,以為日本是個多麼國際化的地方,如今才知道日本人被國家照顧得太好,國際化程度其實很差。常到日本遊玩的人應該可以感受到,如果不會講一點日文,即使在首善之都東京,連在觀光點用英文,碰壁的機率還是很高。
 這些年我偶而會見到英文相當流利的日本人,但幾乎都是歸國日僑或在外遊學多年的年輕人,光靠國內的外語學習,鮮少有人有勇氣開口應對。加上日本文化規矩禁忌很多,一切有他們自己的遊戲規則,形成各類大大小小的封閉圈,外國人想要打進融入日本人的生活,真的是難上加難。
 關於這一點,最近台灣的媒體應該頗有感觸。為了東京兩位台灣女留學生的命案,大批台灣媒體蜂擁至東京採訪,卻發現必須是日本警視廳「記者俱樂部」的會員,才有資格參加警方舉行的記者會,而日本各省廳幾乎都有各自的記者俱樂部。
 其實,當311震災後,台灣民眾一片頌揚日本媒體的「自律能力」背後,正是因為爭鳴扒糞少,媒體與各界高層長期的「尊重友好」與利益瓜分下,姑息養奸的情況並不罕見,非主流的聲音也很難被聽到。
 日本井然有序的社會,建構在一種綿密而相互約束的層層關係與潛規則上,那就是:認同團體、互助合作、長幼有序、上層負責。
全民「我慢」,國家機器疲態、醜態畢露
 如何確保資源共享和社會安寧?聽上級的話,排隊就是了。大家照著年資排,總有一天輪到你;不合群強出頭的人,一定會被排擠打壓。對年輕人來說,最安全的人生正道就是進大公司,領薪水,排隊一輩子,看能否升到部長再退休。聽話和上層負責,成了日本社會僵化與無效率的元凶。
 於是,擠進一流大學不是想要學習專業知識能力,而是為了拿到進入大企業的「入門通行證」,並建立學長學弟的關係,期望在畢業前由學長拉拔內定為大企業的員工。
大學生不進修只求儘快卡位大公司
 為了爭取年資及早卡位,日本大學生並不流行出國進修,因為留學回來求職不見得加分,反而在進公司的時序年資上很吃虧。反正進了公司之後,一切從頭學起,一階一階排隊爬樓梯的漫漫人生將延續到退休,在學校學到什麼並不重要,因而形成了日本許多名校大學生終日玩樂酗酒的怪現象。
 日本的考試制度,也極度欠缺效率與不合理,至今各大學還是個別招生考試,所以一個高中畢業生,為不同大學連考十幾個入學考試是稀鬆平常的事。也因為個別招考,不但各校不同,公立大學系統和私立大學考試科目內容也不一樣,所以一般考生只能選其中一個方向,否則連補習都不知該怎麼補。
 多數家長很難掌握繁雜的考試內容、日期和選校策略,因而給了各類「塾」(補習班)很大的生存和利潤空間。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孩子,先不考慮學費,多半連報考私立大學都有困難。舉例來說,私立大學每考一個學部就要繳約3萬日圓的報考費,一個高中畢業生若計畫考三個私立大學共十個學部的話,光報名參加考試就要繳30萬,這還不包括一年動輒數百萬的補習費。
 教育制度腐化嚴重損害國力 因為個別招生考試,選校失當的話可能落到無校可讀,所以在日本一再重考的狀況相當普遍,針對重考次數還有「 一浪」「二浪」「三浪」這樣的專有名詞。
 名校一定最後考,先考的學校先放榜,已錄取但沒有把握考得上前幾志願的學生,只好繳高額費用保住名額,而這筆錢是無法退還的。 在我這個「外人」眼裡,這些制度怎麼看都像是各校互相保障收入利益的暗默共識,光想到整個社會浪費在這上面的時間、人力、物力與金錢,要是在其他國家,而不是在全民「我慢」(忍耐)的日本,教育當局若不想辦法改革整合,早就被罵翻了!
 日本的考季在每年的1~3月,4月入學,與其他國家的教育系統不同,想出國留學在銜接上的確有困難,因此近來東京大學已在研擬要將入學時間改為秋天,與世界接軌,以強化日本年輕一代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日本政府也深切感受到陳腐的教育制度嚴重弱化國力,野田首相在1月25日的國家戰略會議中表示,東大的計畫是領導全面修正現行考試制度的大好機會,希望能廣納產業界的意見進行改革。雖然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社針對22家名校的問卷調查,回覆的18家中有16家表示有意跟進,不過日本社會對改革一向僵固牛步,這項已討論多時的改革計畫,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全面實現。
全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劇變中,面對變化,笨重的國家機器疲態、醜態畢露。人們在2008年學到的教訓是:世界上沒有什麼「大公司」不會倒。2012年,我們可能會學到的教訓是:世界上沒有什麼「大國家」不會倒!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最後的狄更斯


書名:《最後的狄更斯》(The Last Dickens)
作者:馬修.珀爾(Matthew Pearl)
出版社:商周



    作為一本寫作關於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說,作者下了很大的苦功。不但在書裡面因劇情合宜或需要的情況下,不時提到狄更斯各項作品中的經典文字語句,以及各個鮮明的角色,藉以來增添小說本身的氛圍,更從而提升本書的可看性和價值。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將美國獨立後,邁入19世紀中期的情景描寫入勝,並提到了美國許多的詩人和作家。


    也由於本書的主人翁奧斯古是一位出版書商,但他將販賣書籍給人是一種光榮使命為榮。面對書本、面對文字,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態度。


    本書其實主要是在講關於狄更斯因中風去世後,而最後一本懸疑小說「德魯德疑案」卻只完成了一半,從而造成各路人馬,如盜版書商和故事相關人等的爭奪。爭奪一個未知數,究竟有沒有其他已經完成的部分,或是一個可能的答案。


    本書文字精煉,鋪陳極佳,是個上乘懸疑小說,配合著歷史的疑案,作一個巧妙的安排與結合,真的很是不錯。不過在追求結局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有一番不同的發想,那就是做為一個「疑案」,沒有結局是否是更好的安排呢?


    引用至本書的406頁,「…所有的書呢,其實都是未完成的。書之所以要假裝已經寫完了,是為了廣大讀者的方便。如果不是為了出版,作家才不會把書寫到完。但如果不寫完,我們就只有作家,沒有讀者了。…如果沒有結局的話,每一個讀者都會思考,這本書的結局應該怎麼安排比較好,每一個讀者就會在自己的心裡想像他們自己的結局,他們會很快樂。」


【內容簡介】

許多作家都曾挑戰過狄更斯的最後一部作品《德魯德》,然而還沒有一本足稱暢銷,透過這本 書馬修.珀爾展現了他的雄心。如同《但丁俱樂部》、《愛倫坡暗影》,《最後的狄更斯》的寫作依舊充滿了令人眼花撩亂的波折,佐以各細節無誤的鋪陳與描述, 同時展現了馬修.珀爾對於相關資料的細究與考證工夫。

故事講述狄更斯過世的消息傳出後,美國出版商顧得正等待狄更斯秘書丹尼爾將最後的手 稿送到,但等到的只是丹尼爾的屍體在碼頭被發現的消息,而狄更斯的手稿也不翼而飛。於是顧德開始展跨大西洋的查探,為了挽救自己的出版社他必須尋找那份手 稿,同時也解開丹尼爾遇殺及背後的祕密。他找了丹尼爾的姐姐做為助手,展開一連串的行動,很快地他們發現這是一個龐雜的陰謀,包含狄更斯的逝去……

書 中除了懸疑的情節進展和解謎的樂趣,也對於文豪狄更斯有所著墨。像是有許多段落描繪了狄更斯在美國的自我行銷,像是運用類似現今偶像明星歌迷會的形式販售 書籍,又或是故意讓插在西裝上的花,一瓣一瓣的掉在台上,讓台下的婦女衝上台搶成一團,製造話題,等等手段,為本書增添不少趣味。


【作者簡介】

馬修.珀爾(Matthew Pearl)

於1997年以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畢業於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200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他因學術成績卓著,曾於1998年獲「美國但丁學會」(Dante Society of America)頒贈「但丁獎」(Dante Prize)之殊榮,著有《但丁俱樂部》(The Dante Club)、《愛倫坡暗影》(The Poe Shadow)及《最後的狄更斯》(The Last Dickens)。

他生長於勞德岱堡(Fort Lauderdale),現居劍橋,專職寫作和教授文學。


【好評推薦】

真是令人愛不釋手的小說……舒寫過但丁與愛倫坡的馬修‧珀爾,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查爾 斯‧狄更斯,他的最新文學偵探小說經過縝密的調查。利用人們對狄更斯未完成的作品《艾德溫‧朱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的結局持續不斷的猜測和揣摩的狀況,珀爾的小說直接進入互相關聯的故事,在印度統治時期的私運鴉片的故事,與1860年代文學盜版與相互競爭的波士頓和 倫敦。………………情節充滿不斷的事件、巧合、曲折離奇的轉折和高潮迭起的劇情,絕對精采刺激。─ 倫敦每日郵報

懸疑小說營造集體焦慮緊張的氣氛─ 如危險的生化科技或企業陰謀,或者具傳染性的疾病。而馬修.珀爾的新小說《最後的狄更斯》(The Last Dickens) 中的緊張懸疑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當我們失去了說故事的人來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1870年查爾斯‧狄更斯中風猝死,當時他的小說《艾德溫‧朱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寫到一半,讓未完成的小說成了真實版的偵探小說。………………─ 紐約時報書評

十分高明、執行完善並且掌握得宜。─ 洛杉磯時報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關於教育─美的教育(2012)

    這不知道是我第幾次因為閱讀有關北歐教育的書籍,所抒發的感觸。或許是我自己在這個現行教育體制之下,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者吧!所以算是一篇自憐自艾的文章,寫給我自己看,也希望有朝一日,如果我們有機會教育下一代,北歐人性化為主的教育,可以提供為我們一個選項。


    此書名為:美力芬蘭,作者陳之華女士,而她的各項作品,如沒有資優班、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等,都已經拜讀多次,如今這些書籍都明顯擺在我的書櫃的前方。
    由於過去我已經寫過很多關於芬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色,所以今次,就是分享本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值得令人再三思考的句子和理念,讓我們檢視或是看一看你我所處的環境,和正在改革當中的教育體制。
    
    美是種力量,一個直接與間接都影響文明的力量。它存在於一個文化的精華之處,也存在於一個國家、地域的人民生活之中。美的力量,是文化、藝術、音樂、建築和設計等各方面的成就。至於如何掌握美力?如何培養美力?她一切的基礎來至於美感的養成。


    「美感」是什麼?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和體悟。也因為來自於自我對環境的了解和認識,透過觀賞、聆聽、接觸,更進一步感受和體驗。也是一種審美的感觸,猶如段義孚先生對於審美經驗的界定:「審美經驗大抵上是感官的愉悅,藉由心靈有變化地加以知悉」透過本體對於環境相知而體會,產生了知覺作用,而情感的移入,而喚起了情感的共鳴。我想「美感」,就是喚起大家對於美的情感共鳴。
    
    美感,這兩個字說起容易,但培養起來卻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一蹴可幾的。教育是這一切的源頭和開始。北歐的教育重視在基礎教育的階段,給予每個孩子公平且均等的機會,去認識所有的學習可能,無論是音樂還是繪畫。這些所謂的才藝,是北歐國家願意提供經費和資源,給他們的孩子們一個基礎學習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培養了北歐國民們一個基本的美感。而當才藝不再是為了「比較」而訓練,當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而熬夜。而這一切的一切,源自於因為自己喜歡,而勤勉自己而學習,因為讓自己快樂,而「自主性」的去進步、去成長,這樣的學習動能的成果,是難以乘數的大。


    也因此所謂的「考試的比較」,不是完全消失殆盡,而是在孩子們從小的過程中,盡量的不去製造出分歧,學得快的孩子稍微等一下學習慢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不應為了比賽的成果去造成孩子們無謂的挫敗感,既不激化家長的得失,也不造成孩子的負擔。也許偶爾參加一些比賽,但是那也是為了教育孩子面對挫折,這並不是失敗。賽前、事後都要與孩子做好「心理建設」,不要促使競爭性的比賽,凌駕了正常學習的道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長之處,或許在這一部分的不佳,並不代表另一個部分也會如此。好比數學來說,我們都知道數學包羅萬象,並不是只有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而已,例如還包括了,圖形的面積,以及一些抽象、邏輯概念,抑或是排列組合等‧‧‧,所以並不是一個數學的哪一部分不好,就否定了孩子所有其它的可能。


    相信孩子,各有各的所長,而不是計較著哪一個科目他不行,就為他的未來打上了紅字。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教養思維。因為孩子並不應該有一個既定的固定方向,而是應該試著尋找所謂屬於他自己的方向。儘管,過程中會有艱苦和徬徨,但是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更能體會到追求夢想的真。


    提到了許多的敘述卻並不能一語道破所有有關於芬蘭抑或是北歐這些國家對於教育的理念。因此大概整理了一些重點,想要給正在努力發展文創產業的台灣一些建議。台灣,正處於一個時代變革的時刻,過去依靠電子產業走出一片天,但是近年來兩兆傷心產業,光光是DRAM就可能賠到了4000多億。更別提正在爭取聯貸的奇美和整體風雨飄搖的面板產業。這些產業是我們曾經的驕傲,今天的失望。
    
    當今年2012年文化部正式成立之後,我們必須認真看待,「文化」這項資產,但文化這樣的無形的力量,並不是說有就有的。是必須透過教育扎根,慢慢培養的。過去台灣的中學教育,莫不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考試成了生活的必須,成績成了評量一個孩子的未來的標準。直接抹煞了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其他藝文和音樂以及藝術、舞蹈的可能,甚至連體育課、家政課,都拿來上數學或是挪來考試之用。哪怕什麼第八節,還是什麼音樂課,都是學校用來掩人耳目之用,就好似一個人穿著旗袍卻說著英文那般表裡不一。那麼這些課開著有什麼意義?
    
    再來看看我們偏頗之下的教育成就究竟是如何。對於數理堅持的台灣,很自豪能夠在奧林匹亞的比賽當中拿到多項金牌,這是無庸置疑的成就,這是一個國家科研的基礎實力。只是,為何在高中能夠屢獲大獎的台灣,在高等教育的大學的科研成就卻沒有辦法與先進國家一爭高下呢?(就世界論文引用和科學發現等而觀)最主要,人才流失是一個問題,但培養人才本身問題就大到難以想像的大。華人社會揠苗助長的故事不是新鮮事了,有些對於數理有較為優秀能力的孩子,的確能夠有出頭天的機會,但那些學習力比較慢一點,數學理解力差一點的孩子,卻往往喪失了信心,也少了再度學習的機會。那些數理學習力較為優秀的孩子,成功的取得較好的機會,但相較於北歐的同齡孩子,卻也因為華人社會的評比環境,而學習範圍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越進度。或許,也許當中的孩子有些是能夠接受這樣的學習方式,但是穩紮穩打的學習,不是才是真正的學習方式嗎?
    
    芬蘭的美力,是一個環境所培養而成的軟實力。這樣的國家文化力量,是因為人們都擁有一定程度的美感,而美感則是透過美育所培養出來的。台灣,要擁有文創的實力,必須再向前邁進一步,先從教育體制做起。北歐國家們,將音樂生活化,讓市井小民都能感受音樂的美,文化、藝術、建築、設計都長期生活在人們之中。創意要從何而來?一個能夠培養出美力的社會,那創意是源源不絕而來。


    教育的根本,應該不只是教授知識和技能,也應該引領我們人對於所處的環境、自然作連結,這是人文主義的開端,也因為人開始思考何以為「人」,才能夠進一步的將知識累積,發展科學。而美育,不單單只是一個傳達「美」的概念,而是啟迪孩子們對於周遭的人事物生起興趣,創造連結,再賦予情感。讓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欣賞各式各樣的作品,也能擁有遇見藝術之美的感受和心靈,人文和藝術,以及數理、科學應當放在一個真正的齊平式高度。感受世界,與理解世界同樣是何等重要的。

    美,是一種力量,她源於我們對環境的感受和認識。而這樣的力量,是無形而有力的實力。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接下來是摘錄的一些我覺得很動人的句子。
    1.美感教育的基礎:「多聽、多看、多欣賞、多接觸、多感受、多實驗」為主要概念,實際「動手多做」,在看多了、聽多了、做多了、接觸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對於藝術、音樂與人文素養產生感覺。
    
    2.良性的「競爭」,而非惡性的較勁、拼搏、比對,是這個音樂與藝文養成環境裡,非常顯著卻也十分優質的養分,甚至已然形成了另一種長期的優勢。


    3.我一直認為,可以被一段文字感動、被一本書吸引、因一曲樂章著迷、掉進一幅畫與視覺藝術世界裡的人,應該是幸福的。
      音樂、人文與藝術的養分,對於任何一個人日後的人生開展,應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他們如影隨形的深深影響著每個人的生命厚度,以及社會的人文底蘊。我清楚知道,許多亞洲父母不愛、不喜歡孩子們接受藝文,是因為深怕開啟了孩子這方面的潛能,會讓孩子掉入一個感性的藝文世界,喪失了在父母眼中比較「有用」數理科的研讀興趣。他們更深怕孩子未來選擇了這類毫不被看好的美力領域的專業,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開發、不去接觸、不去啟迪,那就不會產生父母的後患之憂。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WAR HORSE 《戰馬》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不可抹滅的歷史)

    需要寫什麼是我的感動?其實言「感動」,是對這一份觀影的感想的褻瀆。因為,今次所看的戰馬,不只是從開始到最後,都是描寫那源於真摯的情感。無論是人和馬,還是人與人之間,秉持著人的最初的感性,和一些自己的惻隱之心,這世界就是美麗的。

   但是,現實總是衝擊著理想的,在戰馬中卻也看到源自於人類歷史的陰暗面,無情的烽火在田野在鄉村在城鎮燃燒著,生命在這星星之火中凋零。這一切大概是因為人類想要佔有而有了競爭,因為意圖佔有而有了戰爭。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Michael Morpurgo的兒童文學小說 《戰馬》,他出生在二戰後倫敦的一個被轟炸過的城區。成長過程當中,他看到身邊的人們因戰爭而傷殘、因戰爭而死的親友的淚水才深刻的明白到毀壞的建築物可以重建但是人的傷痛和死亡卻不能因此而釋懷。也因此種下他撰寫有關戰爭的小說的想法


   簡單形容一下整個故事:在德文郡的市場裡面有一名農夫本要務農而來買馬,卻因為看上了一匹不是純種的幼馬,和人競標之後以高價購買了下來當他把馬匹帶回家時,雖受到妻子的責難,但看到他的兒子Albert有信心照顧這匹幼馬,便不再多說。青年主人Albert給牠取名叫Joy,在慢慢相處的過程,Albert取得了Joy的信任。之後更是無時無刻不在一起玩耍。


    隨著租地的壓力,也不得不訓練Joy來協助農務,經過小主人和Joy的努力,成功完成鏟土的大難題,然而就在收成時,卻遭遇到大水,一切猶如付之如炬。
   此時戰爭也開始展開了,老主人不得已只好將Joy賣給軍官換取金錢,而小主人知悉後相當難過,發誓將來會去尋找他,並再次見面。
   故事就形容到這好了,之後喬伊會因為戰爭的關係,陸陸續續換了幾位主人。每一段的故事,都是令人動容的。
   
   就像文章所提到的,歷史是不容抹去的,也不是欲蓋彌彰就可以讓他一筆勾銷。戰爭看的到社會的現實,也看得到人性的最初,因此,這部片很巧妙的應用了以馬的視野來看人類的世界,雖然實質上運鏡並沒有真正是用馬的角度來看,但是最近我看了小說,才發現原著真正的主角喬伊是會「說話的」!原著就是以喬伊當作第一人稱來敘述整個故事。而大導雖然主軸是在馬的身上,卻並沒有將馬「人格化」,不同於原著的模式。這也我相當的欣賞,讓畫面流暢且不失去原來的構想。再者,帶動了鏡頭,側寫了戰爭,不是以灑狗血的方式,大量的描寫戰爭,而是以大量的片段來組合整個戰爭,當然這對於軍事戰爭戲迷來說,可能並不過癮。但本片的價值還是建立在情感交流。

   當然不得不提到,配合整部片的精彩動人又扣人心弦的配樂,就像是久石讓之於宮崎駿,大導演史伯的知心partner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兩者結合可謂是「天造地設」,過去在辛德勒的名單等等,都有傑出的合作。
   上面的音樂是片頭開始的配樂,恰到好處的農村氣息和寧靜卻也生氣勃勃的田野,彷彿映在眼前。
--也許我還會繼續更新寫下去....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全球暖化是騙局?16科學家聯名揭秘


新頭殼newtalk 2012.02.10 李連傑/綜合報導
全球暖化爭議再起!《日內瓦全球科學家聯盟》主席安東尼奧•齊基基(Antonio Zichichi)在內的16名科學家,聯名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措詞嚴厲的文章,指責《美國物理學會》等單位誇大了危機,事實上十多年來全球氣候並沒有變暖,「威脅論」者意圖把所有異常都歸咎於二氧化碳
他們說,這一切只因「全球暖化」讓許多人撈到大量好處,它使政府資金流入相關學術研究項目,也成為政府擴大官僚機器的理由。這種論調是政府增加稅收、讓納稅人為補貼企業埋單的藉口,也是吸引巨額捐款流入許諾拯救地球的慈善基金的誘餌。
9日刊登的文章中,特別描述了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伊瓦爾•賈埃弗(Ivar Giaever)的觀點和動作,向「全球暖化威脅論」揮出一記重拳。賈埃弗在上次美國總統大選是歐巴馬(Obama)的支持者,去年9月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並且發表了公開信:
「《美國物理學會》稱:『無可辯駁的証據表明,全球變暖正在發生。如果不採取行動緩和這一趨勢,地球的物理和生態系統、社會體系、安全和人類健康可能會嚴重受損。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全球變暖的証據果真是無可辯駁的嗎?」
這16名科學家說,幾十年來,國際一直大力宣傳所謂二氧化碳「污染物」數量增加將摧毀人類文明的說法,但也有一大批科學家認同賈埃弗的觀點。
對「氣候變暖論」挑戰最大的事實也許是:迄今為止,全球氣候已有十多年未呈變暖趨勢了。實際上,《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相關預測22年以來,氣候變暖的程度一直小於預期。面對這種尷尬,「氣候變暖論」者將矛頭轉向「極端氣候」,仍然歸咎於二氧化碳。
這16名科學家說,二氧化碳是生物圈生命循環系統的關鍵要素,所以溫室管理者為了讓作物長得更好,常常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3、4倍。這並不奇怪,因為植物和動物是在二氧化碳濃度相當於現在10倍左右時進化形成的。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農業增產,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原因之一。
這16名科學家聲稱,採取激烈行動為世界經濟「脫碳」,並無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當前私人和政府在氣候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有無必要,很值得懷疑。(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設計大師喜多俊之分享的設計理念

    原創產品的出路:參與競賽增加能見度,並「商品化即是通路化」的模式,透過研發和開發自主產品。
    針對生活產業的改革:
    強化以下↓
一、了解生活者需求與動向。生活設計力
二、具體展項需求與動向。商品設計力
三、開發適合經銷商品化作品通路。通路設計力
四、循環連動、追求生活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設計力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分子料理‧時代魔法

    美食達人們,不得不特別注意的新時代料理─「分子料理(廚藝)」這個號稱21世紀的新時代的代表料理,充滿著它獨特的神祕性和一點耐人尋味的謎團。讓2000年到2010年的時光裡,在西方料理世界裡,偌大的星光閃亮且光芒萬丈。
    究竟分子料理為何?大概就以以下的幾句話簡短的形容一下:其主要理論基礎在於,深入的剖析食材烹調過程中每一個細節以及環結,以科學化的方式去探討各種可能獲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以做出最適合的料理手法。EX:烹煮溫度的升降和時間的長短、或是何時才適宜加入其他食材等。就是透過讓料理因為科學化的方式烹煮,把食材徹底發揮臻至完美。
    只是,同樣使用科學化的方式,卻也可以創造出,過去傳統料理無法達到的新創意。透過猶如身在實驗室裡的科學儀器,將食材加入其他物質或是直接進行物理or化學變化,改變其原始狀態,例如使橄欖油固體化等。把料理的形貌顛覆、解構、之後再重組。創造出截然不同的口感和全新味覺感受。有看山不是山的效果,和驚奇的期待所組成的分子料理。
    隨著分子料理大紅大紫一段時日,近幾年也逐漸產生不少負面的看法,在這裡不加以詳敘。
    當然,介紹分子料理不免要介紹到將此名號打的響噹噹的西班牙El Bulli的傳奇廚師Ferran Adrià,這位享有盛名的傳奇大廚,其掌廚的El Bulli有世界最難定的餐廳之名。而今又因為他本人想要休息兩年的時間以充實自己,而要暫時關閉了餐廳。這可是讓排隊已久的老饕們心有所憾阿!
    這篇簡短的介紹小文章,自然是不能全面介紹到分子料理的特別。而本人有篇簡短的報告,大致介紹了分子料理,礙於圖片版權和文字引用,以及多是個人的見解,不能直接上傳上來。因此,如有需要者,可聯繫本人。

關於宇宙的探腦:「電腦、數位」數據資料化的世界

    這是閱讀一本科幻小說─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所產生或是連結的一些想法。老實說,這也不是個創見或是一個新提出來的理論、概念。過去有一部日本漫畫叫做閃靈二人組,裡面也有一個由數據而形成的資料世界。至於其他有可能的學說,我再慢慢補充,我先紀錄起我閱讀後的一些資訊或想法。
    這不小說,號稱愛因斯坦留下一個「最後的理論」,也就是關於世界以至於全宇宙,都是數據所組成的。經由中子電腦的快速運算,將二進位的計算擴大再擴大,處理龐大的數據資料來探索整個世界形成的謎團。
    manifolds:流形(幾何學名詞)代表一般性空間。一個流形在局部上近似於歐氏空間。EX:地球表面是一個二維的流形。
    如果我們的地球是一個電腦宇宙中的一個正在運轉的程式,當電腦超載(記憶體緩衝溢位),那麼就會造成當機,或是程式亂序。
seplirot=sephiroth
Qliphoth 希伯文 -殼包住
另視之「質數」、「質血」、「逆向」生命樹
Keter生命之樹 宇宙計數的第一順位
創造世界:神性樹─王冠─理解─慈悲─力─美─勝利OR剛毅─榮耀─基礎─王國


-愛德華‧泰勒:氫彈之父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大債時代「在一個不理性的世界裡理性」

    2008年的次貸危機到影響全球的金融風暴,震撼了世人也震撼了全世界當權者。普通老百姓想的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擔心自己的存款不保,也有些不幸的民眾甚至買到了這些曾經被
信評機構標榜投資級的衍生金融商品,算著自己能夠拿回多少,不過大多數民眾應該是拿不回來的。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投資銀行兼發行機構都已經宣布了倒閉進入重整,但我們只是老百姓,那些發行金融遊戲的人們,不是應當做好風險管理嗎?如果那是不值得投資的金融商品為什麼信評機構會標榜這些危機四伏的商品是可以投資的呢?再多的疑問也無法換回一個較安穩的市場了。
    那一切就要從美國銀行家透過深入政府、國會的手將大蕭條時代美國通過的(GLASS-Steagall Act)法案給廢除。這個著名的法案就是將J.P摩根和摩根士坦利分拆成兩個不同型態的金融機構,一個是發行金融商品的投資銀行和作消費性服務的一般銀行。藉以保障存款戶,以及限制銀行。
    從CDS信用違約交換(將貸款債權的違約風險賣給第三方,以換取違約時的保障),到CDO(將各種違約交換風險打包證券化,再分拆販賣給投資大眾),我們的世界一下子多出了好多的投資項目,眼前只能看到固定的收益,卻看不清楚背後這些我們花錢買來的「商品」,卻是源於風險高於一般人民所貸款的債務─「次貸」,本來就繳不出錢的人們,因為美國政府的社會福利,因由兩房的贊助,到銀行睜一隻閉一隻眼的情況下,突然人人都有房子了。但是那些一點一點累積的債務,卻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這段歷史是不容抹滅和淡忘的,歷史上的各種金融風暴,不是突如其來大爆發的,記取教訓,卻偏偏不是人類的擅長項目。關於「$」的事情惟有自己去進一步了解,才不至於落入險境...。
    各個都是金頭腦的金融家們,所玩的遊戲層出不窮,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掌握風險,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好,甚至不把風險看在眼裡。好比1988年俄羅斯倒債風波把LTCM(長期資本管理)一個被認為安全無虞的公司玩垮。他們只是犯了一個過錯,一個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作永遠不會發生。risk+uncertainty,一個可以透過數學計算和模組管理,卻總是視而不見,一個卻是不可知、不可測的。
    巴菲特曾經在2002年談及衍生金融商品並預言其將有一個破滅的可能:「」
→懷疑過去的因果論、歸納法和經驗必然性的休謨Hume,18C英國哲學家。「過去帶給我們的經驗,未必擴展到未來所建的相似事物。人們依靠感官與記憶,只能確立一個孤立的事實情況,即使是我們曾經經驗過的事物,也可能產出不同或是相反的結果。
→當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變成賭博活動的副產品,問題就來了。─凱因斯《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
→Animal Spirits,大多數投資行為的真正主導者。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士‧傅利曼說到:「我認為當今世上有兩大超級強權,美國和穆迪信用評等公司,美國可以丟原子彈把你摧毀,穆迪可以調降信評讓你毀滅,相信我,我很難說哪一個比較厲害」
    英國的現在,貴為世界金融中心,擁有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以及羅素集團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和任由發展的文創藝術,以及凋零的武器製造。
-----------------------------------------------------
不要忘記的過去:
鬱金香狂熱(1636-1637)宛如期貨。
南海泡沫(1720)第一個引起瘋狂炒股的公司「南海」。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銀河行星數十億 有益另覓家園


法新社巴黎11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新研究,銀河系裡的行星數量比我們原本預料得還多,因此在其中找到至少1顆適合生物生長行星的機率就提高了。
不久前,天文學家計算我們居住的太陽系以外,已知「外行星」(exoplanets)的數量,從一開始10多個,到後來數百個,而現在這個數字約在700出頭。
但這項刊登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的新研究證明,在我們鄰近的星系中行星的數量比恆星多。
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教授,兼研究共同作者的庫巴斯(Daniel Kubas)說:「我們過去認為地球是我們居住銀河系裡的唯一行星。」
「現在銀河系裡組成物質與地球相似,且一樣繞著行星公轉的行星似乎真的有數十億個。」
同時,自然雜誌公布的另一研究顯示,同時繞著2個恆星公轉的行星(繞雙星系統,circumbinaryplanet systems)也比我們想像得還普遍。
這份由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University)魏爾希(William Welsh)主導的研究作出結論,宇宙或許有數百萬顆可見到2顆太陽的行星。(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

浙江發現新種的恐龍化石


大陸跟日本的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確認在浙江省天臺縣發現的恐龍化石是一種新種恐龍,他們把這種恐龍命名為「天臺越龍」
這個恐龍化石,是在1998年修建高速公路時發現的,化石在含礫砂岩上,恐龍骨骼清晰可見。這頭恐龍長約1.5公尺,高不足1公尺,是在浙江曾經發現的最小的恐龍。
科學家從2009年開始對這一化石進行研究,最後確認這頭恐龍還是一個新屬種,生活在距今約一億年前的白堊紀,屬於鳥腳類恐龍中的基幹鳥腳類。 基幹鳥腳類是小型鳥腳類恐龍,相對較為原始。
  浙江境內白堊紀地層分佈廣泛,有很多恐龍與恐龍蛋化石,之前浙江已經發現了四種恐龍新種,而「天臺越龍」是第五種。